图片 外商独资化倾向及应对策略_今日足球赛事▎外围足彩

今日足球赛事▎外围足彩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 > 新经济学 > >

外商独资化倾向及应对策略

来源::未知 | 作者:今日足球赛事▎外围足彩 | 本文已影响

摘 要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渐成熟和入世承诺的逐步实施,外商逐步调整在华直接投资策略,独资化倾向日益明显。阐述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独资化倾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这种趋势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提出几点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独资化 倾向 成因 影响 策略
  
引进和利用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20多年来,外资的引进是推动整个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一大因素。目前,我国每年利用外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10左右;外资企业的出口与进口均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外资企业交纳税收占全国税收的20%以上;外资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达2 200万左右。至2004年底,我国共吸收外商直接投资5 600亿美元。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外资政策逐渐放开,外资由刚开始的依靠国家信用为保证甚或包含有政治因素,演变成了跨国资本在寻找出路和追逐利润最大化,逐步回归资本的原始冲动。由此,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开始独资化倾向的浪潮。
1 外商独资化倾向日益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有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三种形式。从跨国资本的进入方式及演变的时间历程来划分,可把外商在华投资结构演变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改革开放之初到1991年,这是外国资本进入中国的初级阶段,主要采取合资合作的形式,外商独资企业所占份额很少且不稳定。
第二阶段为1992~1997年,这是外资大规模投资中国阶段,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开始大幅度上升,从27.0%上升到34.6%;而中外合资企业所占比重开始下滑。
第三阶段是1997年之后,外商独资化趋势明显增强,主要表现为外商越来越多地采用独资方式设立企业,或者通过收购中方股东的股份对原有的合资企业实现独资,通过对国有企业的收购实现独资。1998年起,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所占比例首次超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成为我国主要的外资利用方式。此后,外商独资企业所占的比例一直急剧增长。我国加入WTO以后,外商独资的浪潮更为猛烈。2001年,我国新批外商独资企业15 643家,合同金额429.99亿美元,分别是合资企业的1.76倍和2.45倍;2003年,我国新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26 943家,占三资企业总数的65.59%;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333.84亿美元,占总量的62.39%。毋庸置疑,外商独资正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主流模式。
2 外商独资化倾向的成因及影响
2.1 外商独资化倾向的成因
2.1.1 宏观因素
①投资环境的改善。改革开放之初,外商选择合资形式进入中国,主要是为了规避中国政治的不确定性风险和利用中国合资政策的优惠待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投资环境与国际日益接轨,特别是加入WTO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更为良好的市场空间和政策空间,加之合资中外方对国内情况越来越熟悉,导致合资优势弱化。外资采取独资竞争已是大势所趋;②外资政策的调整。中国的外资政策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放松的过程。外商在华投资的领域、形式、比例、规模、经营范围等逐年调整。同时,根据入世承诺,中国对三资企业的限制政策逐步放开,通过修改法律,放开了以前外汇平衡、出口比例、本地化率等都方面的限制。由此,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的独资倾向日益突出;③市场竞争的加剧。面对外资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和国产品牌崛起的激烈市场环境,外资企业急于提高市场决策和反应速度,增强对企业的控制力,整合在华分散的投资项目,实行统一管理以提高运营效率,充分实现其全球化战略。
2.1.2 微观因素
①实施全球战略的需要。随着跨国公司生产的国际化,竞争的联动性增强,对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跨国公司要想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就意味着进行战略调整,整个战略变迁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跨国公司通过对全球分支机构的整合或扩张。而伴随着跨国公司在华价值链的配置和协调活动的深入,跨国公司独资的倾向将更强;②降低企业成本的需要。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低成本战略已成为公司取胜的关键。合资企业内部的文化冲突和管理冲突增加了企业的协调成本,阻碍了企业产品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为此,外商更倾向于采取独资形式,整合在华的价值链,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③加强技术垄断的需要。跨国公司为了加强对技术的控制,充分发挥跨国公司自身强大的知识产权优势,必然要求减少对中国的技术外溢,这必然迫使跨国公司减少合资企业,所以外商出现独资化倾向也不足为奇了。

2.2 外商独资化倾向的影响
外商独资化趋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利于我国部分利用外资战略目标的实现。过去,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目标如“以市场换技术”,主要是通过与外商合资、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来实现的,外商独资化将对这样的目标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二是容易形成垄断,影响民族产业的发展。这一点在我国目前仍不具备国际竞争实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这些领域大多使用外资方的核心技术和技术标准,外资方容易形成垄断;三是容易形成外资控制,影响我国经济的控制力。四是外商独资后重新整合人员,会增加我方的就业压力。
3 外商独资化倾向的应对策略
3.1 加强政府对外商投资的引导和监督
政府应根据我国入世承诺逐步调整外资政策并结合我国实际,对外资流向进行引导,应对一些投资巨大、技术不容易引进,依靠国内力量难以在短期较快发展起来的产业放开股权、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允许外商独资或合资经营;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产业,在吸引外商投资时,政府要在政策上增强国内企业的控制能力。在法律上运用有关外资企业的法律和“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来控制外资企业的垄断风险。
3.2 加大自主设计研发力度
长期以来,由于对外国投资方的过分依赖,我国企业大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管理落后等问题仍很突出。外商独资化的趋势,将影响其技术扩散效应。因此,我国企业应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第一,增强自主研发意识,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为此,政府应加大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第二,由OEM(定牌生产)逐步向OCM(概念创新创造产品)转变。通过大量的定牌生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升级,这是许多国家所走过的事半功倍的外资引进之路,也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目的。我国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OEM上,而必须努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
3.3 设立风险投资,鼓励创业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风险投资机制和市场环境的支持,但我国目前风险投资市场的发育还相当滞后。独资企业内部以及跨国公司R&D机构内部的中方雇员能够接触到世界比较前沿的技术,洞察技术发展的方向,在外资公司内的管理人员也掌握了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方法,促进上述人员创业能够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政府应加快制定相关法律,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为创业创立良好的制度环境。
3.4 加强企业的品牌意识,走自创品牌之路
中国企业在合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品牌意识,不能在引用外资时,因急于与外资合作或贪图一时利益而放弃了自己的品牌。这种目光短浅的行为长期发展必然会把自己灭掉,所以要在合作中时刻谨记品牌是企业的生命,坚决不能丢失自己的品牌。如联合利华曾经有“中国民族品牌杀手”的称号,因为其并购或租赁经营的中国本土品牌达六个:美加净牙膏、中华牙膏、京华茶叶、蔓登琳冰淇淋、老蔡酱油和芳草洗衣粉,但成活的只有中华牙膏一个,其余都被扼杀掉了。    
3.5 以优势互补为基础,加强与外商的合作
外商的“独资化改造”并非意味着不再需要国内的合作伙伴,而是说他们将按照自己的意志,以更加自由灵活的方式来与我国的事业伙伴建立“非束缚性”的伙伴关系,这时外商更倾向于采取如战略联盟的形式开展广泛合作。这种“独资化”不仅使社会资源的配置更有效,国际管理理念的传播更广泛,从长远来说更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我国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合作共赢的机会。我国本土企业则应把握住这样的机会,依靠自身实力,利用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与外商开展新的协作。
参考文献
1 华明.开放资本市场:应对“三资企业”“独资化”发展倾向的策略趋向[J].管理世界,2002(12)
2 王晓红.深度思考:外商独资化趋势的影响及应对[N].人民日报,2005-4-18
3 戴湘,魏浩.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独资化趋势原因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2)
4 赵增耀.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独资化趋势的演化机理及应对策略[J].世界经济,2004(4)
5 杨育谋.外资“单飞”潮[J].中国外资,2005(5)
6 李晶晶.外商在华投资结构的演变[J].中国外资,2005(5)


今日足球赛事▎外围足彩

更多关于“新经济学”的文章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

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

摘 要:根据协整检验分析,我国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进口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